- 媽米
- 1146
- 經(jīng)驗值
- 5142
- 在線時間
- 167小時
- 昵稱
-
- 寶寶生日
- 2009-09-03
- 注冊時間
- 2008-12-30
- 帖子
- 1046
- 閱讀權限
- 31
- 積分
- 5309
- 精華
- 0
- UID
- 698056
- 寶寶生日
- 2009-09-03
- 帖子
- 1046
|
媽網(wǎng)ID:小草媽媽
自己(朋友)的家鄉(xiāng):湖北英山
過年的一些習俗:老家有句俗話,大人望種田,小孩望過年(注,望,方言,盼的意思),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是年底大人笑話孩子那急切勁的時候了,這時候我們開始唱起過年的過謠:從二十四過完小年開始,每天一樣,二十五,打豆腐,二十六,煮豬肉,二十七,洗糾集(不知道是什么字,就是臟的意思)二十八,洗邋遢,二十九,煮豬首,三十夜,笑嘿嘿,基本每年都是一邊唱著這些歌,這些天就在做著這些事情的,小時候除了每家過年時會每家打一窩豆腐,還會舂米,做年糕,很古老的石舂,一家一家的排著隊,一邊舂米,一邊是小孩的打鬧,大人們爽朗的笑聲,想想就要笑起來,每年到了這幾天,有石磨的人家,排著隊磨豆腐,有石舂的人家,排著隊舂米,還有有人家里請人打磁耙的,就是把煮好的糯米,放在圓的石槽里,幾個壯漢,一邊用結實的木棍捅,一邊配合著使力氣的歌,嘿喲嘿喲的。我們小孩子就到處亂竄,口袋里放著從家里大的辯炮上偷偷揪下來的一個個的小炮,這里扔一個,那里扔一個,把過年的氣氛到處點起來。
年三十的上午起來就開始做年飯,一天只做晚上一頓的,不過我們都是一邊做一邊吃,等到晚上,基本上早就飽了,看著滿桌的好菜干瞪眼,老人就很高興地說,元寶元寶,飽了就好。
上午老爸會帶上好酒好菜,和家里的孩子去上墳,先給祖先們過年,如果是下過雪的話就更有氣氛,一群人穿行在下著雪的松樹林里,不遠的地方,一會這里會響起鞭炮,一會那里會響起鞭炮,看著誰家的祖墳那里響就知道是誰了,于是大人就互響叫著名字打招呼,互相扯著嗓子拉家常,都是喜氣洋洋的,燒紙錢時一邊讓我們磕頭一邊還會告訴我們這是誰誰的墓地,一直到現(xiàn)在,除了我爺爺?shù)?,一個故去的大爺和一個叔叔,別的我一直沒搞清楚過。有的估計我爸自已都不清楚吧。
上完墳回來,老媽開始這里燒點紙那里燒點紙,各個地方都有講究,我們不管,只是跟在邊上,叫磕頭的時候就磕頭,有些要有些不需要,完了就要到高潮部份了。老爸把家里火塘里的火燒起來,這時候都不講節(jié)約的,火燒得越旺越好,這個火塘要一直旺到初一的,一直不熄,說是三十夜的火,月半夜的燈,就是過年晚上的火,正月十五晚上的燈一直不要熄的。
關上門老媽開始把一天下來做的菜,一樣樣熱好,端上桌,全家人坐好,再放鞭炮,拿紅包,開吃。
吃飯的時候,碗里一定要剩下飯的,菜也不能吃光一盤,意味首有余,甚至酒也要留點,說是存到明年的,嘿嘿。
還有守歲,老人說傳說以前過年那天晚上,會有賊出來偷東西,看到誰家沒有人就偷誰家,于是大家都把火燒得旺旺的,晚上不睡覺坐在火堆邊,一直流傳下來,演變成現(xiàn)在的守歲,就是一晚上不睡覺,守著,哈哈。
正月里去別人家里,只要是小孩子,都能有一份吃的零食給的,一般都是一碗瓜子或是花生什么的,所以一到初一,我們是一群人各家各戶跑一遍。那個美啊。兩只小口袋都鼓得不行了。
初一到初三不掃地,掃的話也是掃到一個角落,不能倒出去。
初一到初三不干活,但是可以砍柴,取“財”的意思,所以一般這幾天上山的話會碰到上山砍樹回家燒的人。
正月里第一次出門稱為“出方”,初十之前來家里拜年的人,都要放鞭炮迎接,萬一人家是出方,沒有放鞭炮,兆頭要不好的。出方有講究方位的,那一年如果大利東西就往東方和西方走,大利南北就往南方和北方走。
過年特色的菜肴:一定不能少的是,豬頭肉,魚(意味著年年有余),炸圓子(元寶),外焦內(nèi)酥,特香的。別的好像都是隨意。
自己最最喜歡的活動:上午跟老爸一起上墳,到處跑,那種輕松,高興勁真是沒法提。
兒時有什么特別的心愿: 就想天天就像過年一樣就好了,過年了大人不打罵孩子了。還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。
[ 本帖最后由 小草媽媽@sh 于 2010-2-6 12:04 編輯 ]
|
-
總評分: 媽米 + 15
查看全部評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