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是餛飩,
但吃起來卻又不同的講究, 就比如 大餛飩重餡,小混飩重皮這樣的說法, 阿拉心里有幾家很中意的餛飩, 不知是不是儂最愛的呢~
仙姑餛飩
這里專營野生菌菇鮮肉餛飩,店名“仙姑”,取音“鮮菇”,都是生長在高海拔山坡下的野生菌,頗似具有靈氣“仙姑”下凡之意。餛飩餡的制作可謂煞費苦心,底料多為市面少見的松茸菌、牛肝菌,最特別的是雞縱菌,光是一個餛飩就8元一個,算得上是上海最貴的私房餛飩。
仙姑餛飩沒有店面,大眾點評也沒有詳細地址,想吃只能電話咨詢?nèi)ダ习逅秸?。兩張大的餐桌擺在客廳,一個老式音響播放云南歌曲,老板就坐在陽臺下面包餛飩。
耳光餛飩
在宜興,形容東西好吃常常會說‘打耳光都不肯放手’,這就是店名的來源。小店每日食客絡繹不絕,宵夜隊子排得老長。它還吸引了一波明星光顧,胡歌吃過后發(fā)微博稱是“上海最好吃的餛飩”,鹿晗、韓紅、閆妮都來過。
在這里,碩大的薺菜餛飩,一碗十個,分為干濕兩款,豬油湯底香味濃郁,花生醬蘸料又口感醇厚。還有經(jīng)濟實惠的炸豬排和牛肉湯等。
金剛餛飩
蒙自路上的“金剛餛飩還有面”,是2014年底開業(yè)的當紅面館。媒體人出身的老板,用連鎖快餐店思路進行策劃。環(huán)境蠻嗲的,天花板上的竹簸箕充滿設計感,面館有很多原木裝飾,半開放廚房,干凈敞亮富有現(xiàn)代感,客人里,老外也占了不少比例。
干拌的秘制三鮮餛飩,底料有醋、紅湯、蔥油,餛飩個大飽滿。透過半透明的廚房,可以清楚地看見廚師在忙活著,將活蝦現(xiàn)剝用以做餡兒。
大田路餛飩
太田路一整條街,只有一家店,它藏在了一塊舊的發(fā)黑的“假日理發(fā)店”招牌之下,是一家無名餛飩小攤。因為無名,所以在大眾點評的地圖上,你至今為止都找不到它,只能順著屋檐下的門牌號挨個尋找到大田路366號。
乍一看,卻只覺得,簡陋,十分簡陋,兩三個木凳和桌子散立在路邊,人多的時候,只好委屈食客們,端一碗餛飩,沿街半蹲。一共就三種餛飩,小餛飩、菜肉和鮮肉大餛飩。湯里面加了紫菜、蝦皮和榨菜,味精放的很少,這都是北方餛飩湯底的做法,在上海倒很少見。
盛興點心店
這里的大餛飩是老式黑皮子,上等面粉制作的,很筋道。肉餡大顆又彈牙,餡里好像放了麻油,很香,能吃到小時候的味道。雙檔餛飩很有意思,12個小餛飩加5個大餛飩!特色是全家福,里面有5個大餛飩,一個鮮肉湯圓一個黑芝麻湯圓,鮮肉湯圓特別好吃,里面有一包鮮美的湯汁。
紅燈籠餛飩
上海元老級深夜食堂,每天晚上9點半才開始營業(yè)。店家在梁上掛著一個紅燈籠,故取名“紅燈籠餛飩店”。不論是菜肉還是鮮肉,餡料都很飽滿。很多餛飩的湯底都是清湯水,但是這家餛飩用的是貨真價實的骨頭和咸肉熬制的湯底,老板娘說,這也是為什么他們只有晚上才開門的原因,因為白天他們要熬湯。
三林塘餛飩
不愧是餛飩界的“扛餓大品牌”!大餛飩皮子偏厚,顏色有些見黃,很有嚼頭。湯底泛紅,據(jù)說是三林塘最正經(jīng)的醬油湯底,上海俗稱“肉露”,真是恨不得把碗底都喝掉,絕對又香又鮮。當然,小餛飩也賣。在少許蔥花陪襯下,很是清爽;再撒上一點點胡椒粉,滿滿上海灘味道就撲面而來了!
靜安弄堂餛飩
這絕對是一家老上海人都知道的早餐店了,從當初最早靜安別墅里的小弄堂,如今搬到了沿街的小商鋪,這家店賣的是看似簡單的小餛飩。
能感受到滿滿的情懷味,店的位置離開延安西路高架不遠,下高架用不了多久就能到,路邊無停車位,一定要小心貼牌。老板煮餛飩不碰錢,全靠顧客誠信自己找零,點了餛飩后得自己到鍋邊來端餛飩,“高冷”的不得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