糗事!“第三者”好煩小學報名遇到的各類問題上海入園體檢——你問我答
‹ 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 go 回復數(shù): 2 | 瀏覽數(shù): 803 |倒序瀏覽
兜兜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

寶寶生日
2009-04-12 
帖子
28 
1#
發(fā)表于 2011-11-1 20:55 |只看該作者 | 最新帖子 |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| 發(fā)短消息 | 加為好友 | 字體大小: tT
溝通不僅僅是表達,還包括傾聽。只有用心聆聽對方的語言,才能真正了解對方的感受,才能更好地溝通。親子溝通中,比“說”更重要的是傾聽,是感受,是與孩子共情。






急于表達父母的感受

長久以來,我們做家長的太善于“說”了,太著急“說”了。當孩子向父母陳述一件事情時,父母們往往過于相信自己的感受,而不是孩子的感受。

孩子:媽媽,我覺得這兒一點兒也不好玩。

媽媽:不會吧,這兒多有意思啊!

孩子:這里都沒幾個人,好無聊啊!

媽媽:多安靜啊,讓人心里很舒服。

孩子:你帶我來這個破地方干什么?

媽媽:真沒良心,花了這么多錢來,你一點兒也不感謝?!

孩子:爸爸,我不愛看這個電視節(jié)目。

爸爸:這個節(jié)目多有趣啊!你瞧那個主持人說的多有道理啊?

孩子:他們看起來真傻!

爸爸:不要這么說,這個節(jié)目很有教育意義!

孩子:換臺吧,我不想看。

爸爸:不行!一定得把這個看完,這對你寫作文也有啟發(fā)啊!

從上面兩段對話中父母們可以看出,爸爸和媽媽都太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了。當孩子說他們不喜歡那個地方、那個電視節(jié)目時,父母并沒有去了解孩子的感受是什么,為什么產(chǎn)生這樣的感受,而是急于表達他們的感受。這樣的溝通開端自然不會取得好的溝通效果。


兜兜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

寶寶生日
2009-04-12 
帖子
28 
與孩子共情

同樣,用否定、拒絕、建議、提問、過分同情、邏輯分析等態(tài)度來否定孩子的感受,也是不可取的。主動傾聽并接納孩子的感受,與孩子產(chǎn)生共情,即站在孩子的立場,理解他們,才是交流的良好開端。

當孩子說:“我真討厭我們的那個語文老師,她就像個巫婆。”您的反應會是什么?

“你怎么能這么說?!老師管你們是為你們好?!?否定了孩子的感受)

“不是這樣吧?剛開始你不是還挺喜歡她的嗎?”(拒絕了孩子的感受)

“不可能吧?我見過你們老師,她人挺好的!她發(fā)脾氣可能是壓力太大了吧!”(偏袒老師)

“你千萬不能讓老師聽見你這么說,不然你的語文就難過關了?!?表示同情)

“好了,別生氣了。用不著小題大做的。趕緊做你的作業(yè)吧!”(給出不切實際的建議)|

“老師做得事情讓你感到不公平,你心里一定又委屈又氣憤?!?試圖了解孩子的感受)

前幾種表達會讓孩子認為父母根本不在乎他的感受,會感到困惑或者憤怒,可想而知結果會是怎樣。只有最后一種方式說出了孩子的感受,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談話才可以繼續(xù)深入下去,并在交談中幫助孩子理清情緒、解決問題。此時,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,對孩子最有幫助的就是主動傾聽全神貫注地傾聽,說出并接受他們的感受。當孩子說出自己的困擾或問題時,敘述的過程就是幫助他整理思路和感受的過程,這樣他就有可能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

兜兜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Rank: 7

寶寶生日
2009-04-12 
帖子
28 
共情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

多去接納少問為什么。當孩子表達他的想法或者感受時,父母要多去接納孩子的感受,而不是總是問為什么會這樣,為什么會那樣。因為對于孩子來說,他的感受只是感受,只是情緒的正常反應,未必能答不上來為什么。

積極回應而不是事事認同。共情的主要目的是能感受和了解孩子的想法,尤其要讓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,愿意認真傾聽他,而不是事事都要贊同孩子的想法。

細致表達您的回應和態(tài)度。父母不要簡單地說“我理解你”,“我知道你的感受”,而要將問題細化,告訴孩子您知道他“今天寫那么多作業(yè)很累”,他“被同學欺負一定覺得很委屈”,等等。

靜靜地陪著孩子也是共情。當人們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時,往往不想說話,也不愿意聽別人在身邊喋喋不休。這時,父母可以安靜地陪在孩子身邊,什么也不說。例如,當媽媽看到女兒淚眼婆娑地從學校里回來時,也許她不想馬上講述在學校里的遭遇。媽媽可以走過去擁抱她,陪她靜靜地坐一會兒。父母的陪伴就是給孩子的最大支持。

反應不要過于強烈或冷淡。孩子向父母描述一些事情或感受時,父母的回應要有度,既不能反應過度,給孩子帶來較大壓力和心理負擔,也不能過于輕描淡寫,似乎那是一件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。

‹ 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
親子溝通中注意與孩子共情
快速回復
Empty Ads

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(lián)網(wǎng)清理整頓  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:粵B2-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(wǎng)安備案號:4406043013581公安機關備案號: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-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    版權保護投訴指引

互聯(lián)網(wǎng)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(yè)執(zhí)照 網(wǎng)絡文化經(jīng)營許可證粵網(wǎng)文[2016]7051-1702號

違法和不良信息/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:020-85505893/18122325185 舉報郵箱:kf@mama.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(qū) 中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網(wǎng)絡內容從業(yè)人員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舉報:kf@mama.cn

回頂部